根据党中央部署,自今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底,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党中央已经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党继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之后,部署的又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意义重大。
(一)这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党内集中教育,都是围绕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来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党纪学习教育突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这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目的就是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辟全面从严治党新境界。
(二)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持之以恒纠“四风”、改作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同时也要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下,有的“四风”问题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出现各种变异,顶风违纪现象仍有发生,“四风”问题病根未除,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开展这次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提升激发党员干部担当活力。
(三)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推动党员干部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落实改革任务,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以廉洁奉公的价值导向凝聚党心民心,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作风保障和纪律支撑,彰显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深刻逻辑。开展这次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锤炼、思想淬炼,坚持干字当头,锐意改革、攻坚克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的核心要义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和战略高度出发,聚焦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
(一)核心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定位
1.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
2.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核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比如面对新就业群体、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深入做好新时代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要教育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切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要注重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群众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二)重点任务:聚焦突出问题
1.反对“四风”顽疾,纠治隐形变异“四风”
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症”,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
2.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要长期坚持。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
(三)实践路径:方法与保障
1.领导干部带头示范
党中央的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要带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定规矩,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这也是新形象新气象。
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
2.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惩恶,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
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3.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全面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
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要强调党委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
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作风建设要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作风建设要看解决了什么问题,要提高标准,从严要求;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要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性、党风、党纪统一于党的建设实践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
三、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成效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是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关键一招。在学习教育中,学校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作为“关键少数”的中层干部,必须把“学查改”有机贯通一体推进,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彰显整改落实、刀刃向内的坚定性。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整改落实,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是以学促行,在锤炼党性中夯实作风根基。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常修常炼、常悟常进。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滋养,引导党员干部从“一杯清茶搞调研、一张表格填数据”等具体实践中感悟作风之变,从“一张报销单、一次公务接待”等细节中严守纪律底线,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以党性锤炼推动作风转变。
二是以干提效,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作为。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绩上。面对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实施“三做一推”发展路径等重点工作任务,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解转型发展的“中梗阻”。坚持问题导向,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痛点难点紧密结合,坚决纠治“躺平式”“甩手式”等不良作风,向“庸懒散慢虚粗”亮剑。
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四下基层”、靠前指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教育教学、项目攻关、服务保障等工作中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要持续改进会风文风,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上下一般粗”等现象;要规范“三公”经费、科研经费等经费使用,严查“隐形变异”等违规行为,把节约的资源更多投向人才引育、教育教学等关键领域;推进学校管理服务“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持续开展师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三是以严立标,在常态长效中巩固发展保障。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成在久久为功;要健全长效机制,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转型发展的“压舱石”。要完善制度刚性约束,建立健全学校作风建设制度体系;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发挥纪检、审计、师生监督合力,对顶风违纪问题“零容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要树立鲜明导向,大力选树“勤勉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要深化廉洁校园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守牢纪律红线、涵养师者风范,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提升。
同志们,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党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出台了若干措施。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党组织要依据若干措施,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把开展学习教育同完成学校25年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切实防止“两张皮”,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下,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和保持稳定的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更需要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主动担当”的使命感,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一心一意谋发展。抓深抓实学习研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干劲,推动学校2025年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校党委书记 贺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