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袁州会议召开九十五周年。1930年9月召开的袁州会议,正值中国革命深陷敌强我弱与“左”倾冒险主义严重干扰的紧要关头。是年夏,在李立三主导下,中共中央推行了严重脱离实际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强令红军放弃农村根据地,集中力量进攻中心城市,提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这一极具冒险色彩的口号。遵照中央指示,8月至9月间,红一方面军(由红一、红三军团合编)再次攻打长沙,但因敌军固守、装备劣势,久攻不下,被迫撤围。此时,中共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携带中央指示信抵达前线,要求红军继续攻打长沙或转而进攻南昌、九江。
为统一思想、明确行动方向,1930年9月29日,红军进驻袁州城的第二天,总前委在城内西门附近的张天成中药铺召开紧急会议,史称袁州会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以栗等十余人参会。会议围绕行动方向展开激烈争论:周以栗坚持执行中央指令攻打南昌、九江;毛泽东、朱德等则基于长沙战役教训和敌强我弱形势,认为贸然进攻大城市必然导致重大损失,主张先攻占赣西南的吉安。毛泽东深刻分析局势,指出“红军力量尚弱,强攻大城市无异以卵击石,必须立足农村积蓄力量。”经充分讨论,会议最终采纳毛泽东主张,决定放弃进攻大城市,集中兵力攻取吉安,并部署红一军团主攻、红三军团在樟树警戒阻援。
红一军团因执行袁州会议关于攻打吉安的正确决策,同年10月4日胜利攻克了吉安城,将赣西南20余县红色区域连成一片,红军的力量得到极大的增强,兵力发展至4万人,赣西南苏区得到较大发展。此役壮大了苏区力量(“扩红”八千余),实证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更构建了稳固后方与有利战场,为随后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创造了关键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标志着江西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前身)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江西红色割据区域斗争的新局面。1933年8月,毛泽东以“子任”笔名在《红星报》发表述评《吉安的占领》,“这次的占领吉安,是有极大的政治上意义,他不但在全国有极大影响……与争取第一次革命战争胜利有直接意义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早期典范,是对“左”倾冒险主义指令的一次成功抵制,关乎红军与江西苏区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转折点,生动彰显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历经九十五载岁月洗礼,袁州会议作为党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解决军事战略问题的典型范例,其淬炼的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自觉。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刻认识到长沙战役失利的教训,果断放弃攻打中心城市,作出转攻吉安的战略决策。这一转变生动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出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的深刻把握。独立自主的担当精神与政治勇气。面对上级的不切实际指示,会议通过深入的民主讨论和据理力争(例如毛泽东成功说服周以栗),在坚定革命原则的大前提下,创造性地调整了斗争策略和执行路径。这体现了斗争策略既坚持政治立场和原则性,又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是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是党掌握自身命运的政治觉醒。深谋远虑的战略定力与真挚的人民情怀。会议选择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展现出立足长远、厚植根基的战略清醒。这精准把握了战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本质要求,始终将革命前途与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其中已蕴含着群众路线思想的早期实践光芒。袁州会议淬炼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独立自主担当精神、深谋远虑战略定力与深厚真挚人民情怀,这些精神品质相互影响、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党在风雨征程中克敌制胜、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共同构筑起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金文玲 宜春开放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