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成立88周年。88年前,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937年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又称“铁军”。八年全面抗战中,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人顽强斗争,英勇杀敌,成功抗击了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涌现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刘老庄连、老虎团、浙东海防大队……一个个英雄的团体,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或是穿插迂回,他们总是冲在前、战在先、人在阵地在,百折不挠,英勇献身。这是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一张张“铁军”名片,是在险恶又复杂的环境里磨炼出来的铁军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后,铁军精神的凝练经历了一个严谨而漫长的过程。2007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将新四军铁军精神概括为: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2019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又会同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盐城市委,组织专家、学者和新四军老战士进行专题讨论,在综合各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铁军精神: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其核心内涵是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
在残酷的战争中顽强拼搏和英勇善战中打出来的铁军精神是整个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精神财富,是全党的精神财富,是今天新时代的中国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无穷宝藏。铁军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整体谱系。这种精神力量魅力永恒而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催人奋进。
传承铁军精神,坚定听党指挥铁的信仰,做到政治过硬。史料记载,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方向,提出过三个原则:一是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二是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三是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利于抗战。三个原则体现的是新四军的大局观,是对党忠诚和坚定党指挥枪的信念,是政治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新时代,传承铁军精神,就是要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中岿然不动,不做思想上的“糊涂虫”,不做政治上的“墙头草”,不做行动上的“两面人”。
传承铁军精神,坚定报国为民铁的担当,做到能力过硬。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新四军不计前嫌、不计得失,相忍为国、一致对外,建立了卓越功勋,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在苏北沿海地区,有这样一首民谣广为流传:“由南到北一条龙,挡住咸潮侵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民谣称颂新四军官兵修筑“宋公堤”的功勋,情真意切地歌唱新四军“一心为民”铁的担当。
担当不能一腔孤勇,要有潜力,有行动力,善于学习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指出,党员干部必须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当前学校正处在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一批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标准,以“勤”为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工作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夯实发现线索、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锻造强健的体魄,增长能拎得起锤、有轧铁辗钢的力量;修得能经受住高温炙烤,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传承铁军精神,坚定逆境制胜铁的意志,做到作风过硬。众所周知,新四军所处环境十分复杂恶劣,前有日寇明枪扫射,后有国民党顽固派暗箭袭击,他们在内外夹击中生存发展,凭借铁一般的意志,将自身打造成为一支“消灭不了的”英雄军队。意志如铁,使命必达;意志不坚,大任难堪。顶得住压力,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是党员干部在奋进新时代、投身新实践、展示新作为所要具备的作风和素质。
作风关乎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一个部门政治生态是否清朗,部门负责人作风首当其冲。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有“正人先正己”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其次是有大局观。学会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的各种矛盾。最后是发挥“啄木鸟”精神,面对工作中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敢于亮剑,动真碰硬。
传承铁军精神,坚定集中统一铁的纪律,做到廉洁过硬。新四军之所以被誉为“铁军”,集中统一、令行禁止严如铁的纪律是重要标识,《新四军十条军规》《新四军拥政爱民十大公约》等铁的纪律就是具体体现。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新征程上,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需要党员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做到清正廉洁。这是党员干部必须秉持的政治操守、坚守的做人底线、敢于担当的底气根基。我们工作能力可以有大有小,但清正廉洁却不能可有可无。如果不能廉洁自律,做人便缺失了骨气、做事便失去了底气、从政便丧失了根基。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始终绷紧纪律红线,切实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公平执教,严谨治学,杜绝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接受监督,保持清廉本色。
走进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学习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就是充分用好党的精神财富,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自身建设,做到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知重负重、知难克难,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在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中实现人生价值。(机关党委六支部 张睿)
参考文献:茆贵鸣、王义云著《新四军铁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