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红:用好两大“支撑力”强化学术期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时间:2024-03-05浏览:41设置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学报是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依靠严格三审三校“借力同行评议两大支撑力守住生命线,更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学术期刊。

目前我国期刊总数10185种,其中2014年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5737种第二批学术期刊共712种,故我国有学术期刊6449种。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学术推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校学报是高校学报的一分子,亦是学术期刊的一分子,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当下,探讨学习型社会研究推动江西的学术交流和探索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和职教融合都大有可为。

学术期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意识形态的前沿思想阵地,肩负着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和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责任学术期刊为保证出版质量,一直遵循“三审三校制”和“同行评议制”两种制度前者是所有的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互联网出版物)普遍遵循的制度,而后者是学术期刊普遍遵循的制度。

“三审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是现行的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进行初审(一审),编辑部主任进行复审(二审),主编进行终审(三审)。“三校制”是指从稿件编辑到最后签发,最少要经过三次校对。“三审三校制”既是学术作品的过滤器,也是学术出版的指南针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完善编辑修改稿件时存在的失误、纰漏,从而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立体编审模式。

我校学报自1999年创刊以来,一直注重质量建设,遵循“三审三校制”。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学报工作,2023年12月学报编辑部与科研处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学报工作队伍力量。学报编辑部制定了出刊流程各环节把控关键点、时间节点内部制度,严格规范执行三审,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复审、主编终审三校中前面一校、二校由该篇文章的责任编辑负责,三校则进行交叉校对,通过不同编辑的视角来发现可能隐藏的质量问题。为保障学报质量,在印制前增加了学报的“通读”环节,所有的编辑人员和执行主编对整本期刊进行通读,在出刊前的最后一关进行质量把控严格规范的三审三校制”,对文章的意识形态和学术质量、创新性、规范性的把关更强有效保证了学报刊发的每一篇文章的质量。

“同行评议制”是学术期刊特有的制度,这是由学术期刊特有的学术属性决定的。通俗来说,“同行评议”就是专家审稿,即为了弥补编辑部内部学术力量的局限性,通过校内外甚至是省内外的专家的学术智慧助力保障学报的学术质量。自2022年以来,我校学报文章实行全面的同行评议制”,聘请了省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具有正高职称或副高职称兼博士学位的优秀学者作为我校学报的审稿专家,把关文章的学术质量,同时通过审稿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帮助作者提升文章质量。目前我校已入库的审稿专家既有省内的学术权威,又有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熟悉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专家的加入,对于我校学报文章的学术性、专业性、创新性等提供更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023年我校学报的“学习型社会研究”栏目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这一荣誉既是起点,也是我校学报质量提升的基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校学报质量保障必须用好这两大支撑力,保证刊发文章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性,从而实现通过学报这一平台,助力学校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升这一目标。(学报编辑部 钟晓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