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电大丰城分校:开放办学 辉煌十年——写于办学十周年之际

时间:2021-05-21浏览:787设置

20115月,经宜春市政府批准,宜春广播电视大学丰城分校正式获批成立,其前身是创建于1981年的宜春广播电视大学丰城工作站,分校的成立让百万丰城人民有了自己家门口的大学,也成为了丰城市首家和唯一一家公办高等学校。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奋进,抒写了开放教育办学的精彩篇章,开创了丰城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学校为国家开放大学首批县级试点学习中心;先后荣获“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优秀考点”“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终身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开放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先进单位”“宜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宜春市文明单位”“宜春市电大系统办学先进单位”“宜春市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始终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以党建促中心工作,积极推行“党建+文明创建”“党建+青年教师成长”“党员示范引领,实现创建目标”等党建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活动,去年疫情期间,学校全体党员主动奔赴疫情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时代担当和公仆精神。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

教师队伍逐步优化。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该校在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上苦下功夫,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教育、人事等部门的支持。十年来,通过调、聘、考等方式,先后引进调入教师21人,其中研究生5人,免费师范生1人。在职教师人数由分校成立之初的18人增长到现在的3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9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省骨干教师2人,教师平均年龄从分校成立之初的48.6岁下降到现在的43.9岁,教师结构得到合理配置。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尽一切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教师敬业爱岗的理想场所、学员快乐学习的温馨家园,尽最大可能增强教师与学员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十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三百余万元,用于新建或改建学术报告厅、学员公寓、停车场、计算机房、教学录播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等场所,实施“穿衣带帽”和“美化亮化”工程,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办学规模稳步提升。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学历+技能”培训等方式,通过与企业、学校等单位合作办学,将一批批企业骨干、幼儿园教师、退役军人、社区干部等不同行业人员领进电大校门。为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办学模式从单一开放教育式发展为开放教育、成人函授、全日制高职“三驾齐驱”的办学模式。在籍学员人数从分校成立之初的不足500人,发展到目前拥有成教学员近2000人,办学规模列全省前列,宜春之首。

教学科研迈上台阶。该校牢固树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落实教学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评选优秀学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先后有11项课题获宜春市级以上立项并结题;35人次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69人次被评为江西电大或宜春电大优秀毕业生;136人次被评为江西电大或宜春电大优秀学员。

办学声誉日益扩大。该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培养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成果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国家开放大学原校长杨志坚、江西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易小明、原校长朱爱莹先后亲临实地考察调研;全省有近半数县级电大到该校学习交流;思政课教学改革获上级电大认可并代表宜春电大接受检查;开放教育招生工作案例“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基础教育”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电大,进一步巩固了该校在县级电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开门开放办学,积极践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责使命,累计为各行业培养了五千余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毕业生,为丰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力量源泉,为推动丰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文字:宜春电大丰城分校 责任编辑:罗楚颖

返回原图
/